
合理放开“摊贩经济”,以众多“微就业”支持大民生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热议话题。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区城管部门积极响应,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治理城市,针对自种菜农、特困群众的民生需求,开设可全天摆放便民疏导点,并引导和规范文明摆摊。在天元区湘山路玫瑰园工地旁便民疏导点,已经摆了二天摊的菜农刘某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以前城管来了,我就得撤,现在可好了,安心摆上三四小时,自家种的小菜就能销售一空。”因为周边居民较多,菜好卖,吸引了不少自产自销的菜农前来摆摊,人气也跟着上来了,附近沿街门店经营者对此也很是支持。
据悉,疏导点并非完全固定,区城管部门每年都将根据周边居民意见建议及城市发展情况重新审定,并跟踪了解进驻疏导区域内的菜农、困难群众的情况,确保让这些疏导区域真正服务于有需求的居民。
责编:黄天鹤
初审:黄天鹤 二审:黄天鹤 终审:易湘锋
来源:三湘都市报
下载APP
分享到